一、驱动与规模化实践
2014年工信部推动成立铁塔,标志着共建共享从倡导步入化阶段[[3][5]13。2019年,电信与联通签署首个5G共建共享协议,开创超运营商深度合作的先河[[4][6]8。截至2025年,双方累计建成5G中高频基站超137万站,共享4G基站超200万站,实现全乡镇连续覆盖与重点场景深度覆盖6。

二、技术创新突破复杂场景应用
- 频谱共享与演进:电信与联通攻克TDD+FDD载波聚合(CA)技术,实现3.5GHz与2.1GHz频谱协同,下行峰值速率达3.2Gbps,上行覆盖提升10d8。
- 特殊场景覆盖:在深中通道工程中,深圳电信与中山联通采用"宏微异构组网+窄波瓣天线"方,解决跨海集群工程高风压、反射干扰难题,用户实测速率超400Mbps4;浙江舟山应用5G超远覆盖与超级上行技术,实现近海捕捞、石油开采等场景稳定通信6。
- 异网漫游商用:2024年新疆试商用5G异网漫游,单日漫游用户超3.4万、数据量超2000G,验证跨运营商自动接入可行性[[3][7]13。
三、经济效益与可持续性凸显
- 成本节约:电联共建共享累计节省超3600亿元,年均降低运营成本420亿元[[6]8;武汉城区通过站点整合,1.8G打底点规模提升50.66%,冗余设备利旧进一步压缩成本6。
- 减排:年减少碳排放超1200万吨,推动通信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[[6]13。
- 应急协同:雨害期间,电信联通依托800M/900M低频共享,快速恢复房山、门头沟区通信6。
四、深层挑战露合作复杂性
- 利益博弈引发"隐性限速":部分区域因低套餐用户激增,承压方未获收益,导致弱势运营商用户高峰期遭遇限速(如某地广电用户移动降速)1。
- 结算机制与管理协同难题:跨运营商结算规则模糊(如广电向移动支付"公平合理"使用费),基层执行易因竞争关系失衡[[1][5]10。电信指出,需解决"无标准技术可用、无成熟例可鉴"下的组织重构与数据互信问题[[8]10。
- 镜鉴:60家运营商充分竞争但创新乏力,反证共建共享对资源集约化的必要性2。
五、定位:数字经济底座与范式
共建共享已超越降本增效,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心基础设施:

当前运营商共享共建仍处于动态演进中,需通过技术标准化、结算透明化及监管精细化,平衡竞争与合作张力,方能释放全域数字生产力。


运营商共享共建作为通信行业的关键发展模式,通过基础设施协同与资源整合,深刻重塑了部署逻辑与产业生态。以下是基于实践例与行业动态的深度解析:

相关问答
文章来源:
用户投稿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