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运营物资的范畴与类型
运营物资主要包括三大类:

- 生产性物资
如原材料、零部件、设备工具等,直接参与产品或服务的形成过程。例如运营中涉及的车辆配件、供电设备、轨道材料等,种类可达数万项6。 - 耗材与辅助物资
包括包装材料、劳保用品、办公耗材等支撑性资源。其管理需使用效率和损耗控制,以减少隐性成本514。 - 技术装备与系统载体
如IT设备、软件系统、物流容器等,构成企业基础设施。其管理需兼顾技术迭代兼容性与维护成本1011。
二、运营物资管理的心目标
- 保障连续性
通过供应链优化确保物资及时供应,生产中断。例如青岛需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应对2万余种物资的调度需求6。 - 控制全周期成本
在质量优先前提下(7),实施采购议、库存优化(如AC分类8)、报废再利用等举措,降低总持有成本2。 - 风险管控
防范供应链中断、质量或合规风险。需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与应急预,如电力企业要求的"五统一"原则(统一计划、采购、储备等)11。
三、专业化管理手段
- 数字化管控
采用物资管理系统实现需求预测、库存预和流程跟踪。例如建筑工程领域通过专业软件提升设备调度精度214。 - 量化指标体系
包含采购执行率、库存周转率、合同履约率等KPI。青岛设定采购计划可靠度达95%以上,一次评审成功率超90%6。 - 全生周期管理
从招采(招标/询)-入库(质量检验)-领用(电子凭证)-处置(环保回收)形成闭环。建筑企业要求严控物资存放安全与废旧处理合规14。
四、在企业运营中的值
运营物资管理直接影响三重心竞争力:

企业已将运营物资管理从后勤职能升级为模块。其本质是通过科学管控实体资源流,实现"不断供、不积压、不失控"的运营稳态,最终服务于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构建212。


运营物资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生产经营中,为保障日常运转所需的一系列物资资源的总称。其心特征是与生产、服务和运营流程直接关联,贯穿采购、存储、调配、使用到报废的全生周期管理15。具体涵盖以下四方面内涵:

相关问答
文章来源:
用户投稿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