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增长引擎之变:数字化收入成心支柱
财报数据揭示转型成效:2024年,三大运营商总营收逼近2万亿元,其中产业数字化业务贡献率突破临界点。电信数字化收入占比达29.2%,增量贡献率超98%;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增量的84.1%;联通产业互联网收入首次超过主营收入的25%[[2]4。传统语音、短信业务增速降至2%-3%,而云计算、大数据、AI等新兴业务以年均30%以上增速成为新增长极[[1]6。

二、技术底座之变:算力取代通信管道
运营商斥资千亿重构基础设施:

数字浪潮席卷,传统通信运营商正经历一场从“管道提供商”向“数字服务引擎”的深刻蜕变。这一转型不仅重塑其业务内,更在技术架构、市场及角层面引发系统性。

运营商变数字的本质,是通信基因与数字基因的重组。当移动喊出“算网服务入口”、电信定位“数字底座”、联通转型“科技创新”,这场始于技术的,终将重塑数字经济的产业规则[[2][4]6。
.jpg)
- 打破数据壁垒:运营商拒绝完全依赖第三方公有云,选择“应用上云+数据本地化”架构。欧盟GDPR等规要求数据不出境,运营商以专业存储构筑“数据箱”,规避风险9。
- 主导技术标准:攻关SDK、远程推流等心技术,联通实现云电脑技术完全自主可控7;推动5G-A、F5G等演进技术标准化5。
- 构建新合作范式:横向设备商推出全屋智能、企业组网方,纵向打通线上线下服务链,形成“云网+DICT”生态[[1]6。
挑战与未来:重资产投入下的平衡术
转型伴随阵痛:2024年EITDA指标承压,移动、联通EITDA增长,主因云计算、AI等低利业务投入增大4。未来需在算力扩张与资本开支缩减(2025年计划降9.1%) 间寻求平衡4,并通过数据中心、虚拟化技术降低能耗5。

- 消费端:千兆宽带融合云电脑开辟新体验。电信“5G+4K”慢直播重塑文旅场景,移动云电脑集成咪咕视频、云游戏等应用,用户破百万;联通推出厚度仅13.9mm的云电脑终端,实现帧率与时延技术[[3]7。
- 政企端:为中小微企业提供“+设备+应用”一体化服务。电信承建20多个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联通为园区提供刷脸通行、AI安防等数字身份认证[[6]11。
- 端:弥合数字鸿沟。运营商通过千兆覆盖偏远地区、开发适老化应用、无障碍服务平台,助力“数字弱势群体”融入智能3。
四、生态角之变:从协作到主导
转型重塑产业定位:
- 算力备竞赛白热化:电信自有算力售罄率达90%,移动智算规模突破29EFLOPS,联通建成300余个训推一体算力池4。2025年三大运营商计划投入超千亿元加码算力,占资本开支比例升至25%[[4]6。
- 云网融合深化:电信构建“中心+省+边缘+端”四级AI算力资源池;联通依托51个云资源池实现算网智能调度;移动部署百万级云电脑资源7。承载平台从CT向IT化云架构迁移,交付物从“功能开通”变为“系统上线”[[5]9。
三、业务场景之变:数字消费驱动服务创新
运营商以场景化运营挖掘新需求:
运营商变数字:通信巨头的涅槃重生
相关问答
文章来源:
用户投稿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