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电信:规模,平台升级
电信物联网用户已突破2亿,其中N-IoT(窄带物联网)用户近7000万,连接数210。其心成果包括:

- 垂直领域渗透:覆盖智慧水务、智慧燃气(连接数超2000万)、车联网、智慧(超1.6万个)等领域,为上海通用、小鹏汽车等车企提供智能网联服务1012。
- 平台能力升级:推出物联网开放平台CTWing 4.0,整合5G物联专网、N-IoT、AI视频分析等功能,支撑亿级设备安全接入10。
- 化布局:部署首个异地多活N-IoT设备服务平台,化端到端业务安全10。
二、移动:AI融合,天地一体
移动聚焦“云网边端”协同,构建AIoT生态:

- 平台能力:运营单一连接管理平台,承载2.28亿连接1012。
- 终端创新:推出自主品雁飞模组,推动终端芯片化、硬件标准化10。
- 行业合作:300余家标杆企业拓展5G工业互联网,覆盖智能制造、纺织等场景10。
技术演进与产业协同
- 专用号段分配:工信部分别为三大运营商配物联网号段(移动148/1440、电信1410/146、联通142-143),为规模化部署奠定基础6。
- 标准融合:N-IoT技术于2020年纳入5G标准体系,加速产业规范化2。
- 生态共创:通过物联网联盟(如移动OCP计划)、子链合作,推动终端厂商与生态繁荣910。
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
物联网已深入事业(占比21.8%)、智能制造(17.7%)、智慧交通(20.9%)三大领域12。据预测,2025年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美元,有望达2.6万亿元1012。三大运营商的竞争与合作,正推动从“万物互联”向“万物智联”演进,重塑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未来。

- 连接规模与技术迭代:蜂窝物联网用户达11.54亿(截至2025年),占市场份额前列128。其OneNET平台支持全制式、千万级数据并发,并开放超1100个API9。
- 卫星物联系列产品:发布全产化卫星通信芯片(CM6650N、CM3510)及模组(MU329N、MU305A),支持天地一体双网切换,应用于物流、电力、水利等无覆盖场景8。
- 城市级应用:在雄安打造首个城市级IoT平台,通过N-IoT智能路灯管理节能30%-60%10。
三、联通:连接管理,终端自主
联通从“云网端边业”切入物联网:


在万物互联,移动、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布局,加速物联网(IoT)在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应用落地。
相关问答
文章来源:
用户投稿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