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曝光的刘梁揭示了该中心曾存在的监管漏洞。作为时任线下业务运营主管,刘梁利用费率审权,协助中付支付、杉德支付等机构将标准类商户调整为优惠类,通过培训费、交易抽成等方式收赂达1938万元。该件露了审权限集中、内控机制失效等问题2。尽管刘梁于2020年被判处11年11个月,但监管隐患并未根除。2024年2月,再度对银联开出1540万元罚单,直指其"反商户管理规定"及"反支付受理终端管理要求",时任业务运营中心总经理徐某忠、副总经理万某峰等7名责任人被处以8万至50万元不等的213。

为化风险防控,业务运营中心逐步数字化转型。一方面升级技术监测系统,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交易模式;另一方面建立分层授权机制,将商户入网评估、终端合规检测等环节纳入多级复流程4。根据运营管理规范,中心需统筹制定全行运营计划,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,并通过日常巡检与专项审计确保落地6。当前其重点工作还包括落实央行《支付受理终端业务管理规定》,化对POS机等终端设备的全生周期管理,遏制"一机多码"等行为2。

该中心的心职能包括统筹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的稳定运行,确保商业间互联互通及交易数据的实时处理。根据银联,业务运营中心需建立统一高效的清算标准,并成员机构执行1。在商户管理领域,中心责制定商户准入规则、费率分类标准及终端业务规范。2016年"96费改"后,其被赋予商户费率档位(标准类0.6%、优惠类0.38%、公益类零费率)的审权限,这一职能成为风险管控的关键节点2。

随着移动支付场景扩展,业务运营中心同步承担创新支付工具的运营支持职能。其技术团队需保障云闪付APP、银联手机闪付等产品的交易稳定性,并持续优化小额免密免签、跨境返现等服务的风险控制模型1。在组织架构上,该中心采用垂直管理模式,下设线下业务运营、风险控制等专项团队,通过集中作业与分布式监管结合的方式提升运营效能46。


银联业务运营中心是银联心职能部门之一,承担着卡清算日常运营、商户管理及支付终端监管等关键职责。作为卡产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部门,其运作直接关系到全支付体系的安全与效率1。
相关问答